考试动态
Exam Dynamics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过大脑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渐进化的。
2、依存性:源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能从自己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各种科学理论。原理,方法和技艺。
人类过冬的基本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发展阶段:1、工业革命后,管理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普遍的重视。
2、1970年代末,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全国掀起了加强管理的热潮。
1990年10月,全国十几所院校开始试点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
3.1997年全国MBA试点院校增至56所,1998年国家经贸会又制定了对全国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开展大规模工商管理课程培训的计划,并把系统培训企业管理素质作为加速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措施。
三、管理必要性的观点: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四、管理的概念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国实业家法约尔于1916年提出)
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三部分组成:(1)管理首先是要协调资源,资源包括资金(Money)、物质(Material)、人员(Man),即3M
(2) 各种管理职能是协调的手段。
(3) 管理是有目的的过程,协调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四要素:a、为完成某种目标;b、由人进行的协调活动;c、通过管理职能进行协调;d、是某一组织群体努力的活动)
4、管理是通过其他人的工作达到组织的目标。
内容:(1)管理其他人及其他人的工作
(2)通过其他人的活动来收到工作成果
(3)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管理
5、管理即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达到共同目的一种活动
内容:(1)核心:协调人际关系
(2)管理者应当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
(3)任务:使人们相互沟通和理解,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
关键:人的精神状态
根本方法: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觉悟,激发人的积极性
管理与社会制度相关,当每个人懂得自己的工作怎样对组织的最高目标作出贡献时,组织就会实现最好的管理。
7、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彼得.德鲁克教授)
观点:(1)管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力完全无关;
(2)是一种专业性工作,有自己专有的技能、方法、工具和技术;
(3)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
(4)本质和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淡化管理的社会属性,强调自然属性